画眉借山来歇凉细鱼借水来归塘;哥不借妹钱和米借妹把凭连心肠把
画眉借山来歇凉,细鱼借水来归塘;哥不借妹钱和米,借妹把凭连心肠。
把凭,都是些什么?有首饰、筒帕和铜钱、小圆镜乃至头发等。互相赠送信物以后,还要唱《连伴歌》、《送别歌》,然后才在依依惜别中各自回自己的家。
工艺性强的定情服饰,则在表明自己心意的同时,显示一下自己的劳作与灵巧。这一份心思就藏在服饰品中,一起送给心上人。我国哈尼族支系爱尼人,那些多情的姑娘往往要将一串用彩色鸡毛和丝绳编成的羽毛花送给小伙子。当两人确认情投意合时,姑娘会把一件自己亲手缝制的、前襟上角绣花的男上衣送给小伙子。决意要娶这个姑娘的小伙子也会把自己心爱的银项圈或银手镯奉送到姑娘的手里。这时,姑娘又会把自己的杰作——“脚章”(即裹腿)送给小伙子。至此,男女双方就算正式拍板定情了。侗家姑娘在接到小伙子的礼物——不同颜色的丝线后,立即动手,用这些丝线做出一套她认为最漂亮的衣服送给情郎哥。这一点与壮族的“歌墟连情”然后互赠信物有些相似。这是古老的风俗,《太平寰宇记》中就曾记载,在这个场所,“男女盛装……聚会作歌”,尽管对歌后所赠信物不完全相同,但是一般女方都要送给小伙子一双自己做的布鞋,自己绣的绣花手帕、头巾、枕巾等。每年元旦或转一天,男女又相约对歌后,男子以布帕送给心爱的姑娘,姑娘如有意,日后便在布帕上绣上花朵再归还男子,这在当地被称为“抛帛”。布依族女子在接到男方一条毛巾后,送上的却是一双白毛底青布鞋,鞋底纳的是葵花纹,还要在毛底边上锁”狗牙袢”,精致之极,以此来显示姑娘的心意和手艺。
有的还兼具音乐和工艺美术双重属性。如一些地区的侗族,每当赶场天,青年男女就会打扮一番,从四面八方接踵而来。在天柱石洞周围,有一条远近知名的街,它是连接天柱、锦屏、剑河三县的重要集市,因而成了三县数乡青年男女培育爱情之花的花苑。姑娘小伙们一旦选中了自己的情人,便会出现一种带有戏剧性的“借把凭”的活动:实际上就是索要,这与前述的侗族借把凭有些相近,但是更带有艺术性,而且前者是在山里,后者则是在集市,因此后者在古老的意味上又多了几分现代的时髦劲儿,难怪更加婉转了。作为下次约会的信物,男方会唱:
日头落坡去得快,得了这回想下回,郎想跟娘(姑娘)借一件,送郎好去又好来。
姑娘尽管十分乐意,也还要故意推辞:
棉花还在地里黄,棉纱还在布机上,布匹还在染缸里,我拿什么送给郎?
小伙子又唱:
地里棉花来不及,缸里布匹赶不上,姣你身上带得有,花巾手帕是一样。